与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汤道生的访谈中,他首次披露了腾讯在芯片方面的一些规划和进展。
距离腾讯930变革已经过去整整三年,在当年的那场变革中,整合后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,即Cloud andSmart Industries Group)在腾讯整个公司的战略权重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这三年来其发展状况如何?被马化腾成为“互联网下半场”的产业互联网,腾讯在其中又扩展得怎么样?这些都备受业界关注。
这也是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(CSIG)总裁汤道生频频现身于公众场合,向外界传达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动态的原因。11月3日在武汉召开的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,汤道生做了主题演讲,阐述了腾讯产业互联网未来部署。而在会场之外,汤道生在与媒体的小型访谈中,也给出了这三年来腾讯产业互联网的一些相关数据:“原来最早腾讯CSIG业务主要是公有云,服务于互联网企业,到今天涉及到30多个行业,有9000个合作伙伴,有4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。”其合作伙伴也从大企业,扩展到了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。
不过,盯上to B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不仅只有腾讯一家。过去数十年来消费互联网市场的迅速成熟,让C端市场趋于饱和,竞争走向白热化,是2019年业内就开始讨论的一个议题。这也是腾讯、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军B端市场的最大原因。
就像十多年前的消费互联网市场一样,当下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同样是一个高增长的市场。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,近年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一直在快速增长,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。2020年中国的云支出达到190亿美元,高于上一年的115亿美元。
高增长的市场自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,国内的云服务商甚至将“战火”已经烧到了东南亚,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,过去3年,亚马逊、谷歌、阿里巴巴、腾讯和微软在东南亚地区数据中心的规模扩大了近70%,其中东南亚最大电商公司之一Shopee使用的就是腾讯云。
前面有2009年就开始布局的阿里云,后面有封禁之下全力在云计算市场突围的华为,腾讯云未来压力不会小。跟友商们相比,腾讯的优势在于多年来C端市场经验的积累,对于B端客户们来讲,确实会有一定的吸引力,“用C2B的方式连接智能产业”,这是几年前汤道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对自身优势的一个总结。
游戏云和直播云自然是腾讯云初期比较成功的案例,但随着企业需求的深入,腾讯toB的业务也在扩展。比如汤道生在访谈中提及到了腾讯在SaaS领域的布局,疫情期间中小企业们的数字化需求,推动了企业微信、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等一系列办公软件的发展,其中
目前腾讯会议用户数接近2亿。过去一年,用户参会次数超过40亿。
而腾讯to B业务在工业和制造业的一些布局也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兴趣,汤道生表示:“工业的产业互联网赛道其实也才刚开始,把工业能源、服务业等等这几条线做深的目标也还有一定的距离。”在访谈中,他特意提到了腾讯同“果链”企业富驰高科有AI质检方面的合作;而跟如今在新能源产业中大热的宁德时代,则共同建立了一个“宁德时代-腾讯云AI联合创新基地”。
而在阿里等互联网大厂扎堆做芯片的大背景下,腾讯究竟有没有自研芯片一直都是媒体十分关注的问题。这次在与汤道生的访谈中,他首次披露了腾讯在芯片方面的一些规划和进展:“我们确实有在做芯片设计的团队,但腾讯在这方面的投入是需求驱动,也是因为我们有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,或者需要降低成本,或者把我们的基础设施更高效地使用起来,我们会更清楚做芯片背后的理由是什么,为什么要这么做。”据悉,目前腾讯自研芯片包括针对AI计算的“紫霄”、视频转码芯片“沧海”和智能网卡芯片“玄灵”,目前部分芯片比如“紫霄”已经进入试生产环节。
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下,企业数字化需求在增长,To B业务市场也在扩大,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竞争的加剧。汤道生认为,这三年来CSIG的业务战略变得越来越清晰,但是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:“要有长期主义,尽量不要被短期的诉求去牵引,干扰我们往长期目标去发展。我们必须要清楚长期想往哪个方向走,在短期要适当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,不能什么都要做到最前。”
---- # 熊轶枫 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