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新闻动态

RWA通证化

2025-6-7
真实世界资产(Real-World Assets, RWA)通证化,作为一项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创新,正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巨大融资需求历史性交汇。这一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,更预示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,特别是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范式重构。RWA通证化旨在将光伏电站、风电场、储能设施乃至碳信用等有形或无形资产,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为数字通证,创建资产的“数字孪生”,以期大幅提升资产的流动性、透明度与可得性。国际清算银行(BIS)的研究指出,通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演进的关键一步,其核心在于通过在通证中嵌入规则和转移逻辑,实现有条件的自动履约,从而拓展经济活动的边界与可能性 。世界经济论坛(WEF)亦强调,此种变革远不止于技术升级,它触及资产所有、管理和交易方式的根本,蕴藏着释放巨大经济价值的潜力 。
与此同时,新能源产业肩负着实现《巴黎协定》目标及各国“碳中和”承诺的紧迫使命,其发展对全球可持续未来至关重要。然而,新能源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、建设周期长、初始资本需求高的特点。据国际能源署(IEA)与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观察,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项目尤其面临严峻的融资缺口,传统融资渠道因成本高昂、流程冗长及投资者基础狭窄等因素,已难堪重负 。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整体缺口亦十分庞大,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曾预测,2018年至2040年间,这一缺口约为15万亿美元 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新能源生产国,已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、2060年前碳中和的“双碳”目标。世界银行测算,中国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,可能需要高达14至17万亿美元的额外绿色投资 。如何有效动员如此巨量的社会资本,成为决策者面临的核心挑战。

在此背景下,RWA通证化提供了一条极具潜力的新路径。通过将新能源资产的预期收益或所有权分割为标准化的数字权益,不仅能显著降低单笔投资门槛,扩大投资者群体,还能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升融资过程的透明度与效率。全球RWA通证化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预期也印证了这一趋势。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与ADDX的报告预测,到2030年,全球链上通证化资产价值或可达16.1万亿美元 。


     #来自熊轶枫推荐